2015年3月12日 星期四

適合新創企業的四種用戶研究 B:產品/科技找使用情境

適合新創企業的四種用戶研究 B: 產品/科技找使用情境

第二種專案屬於這個:

B: 產品/科技找使用情境

已經有專利或者開發完成的產品,希望透過用戶研究確認使用情境跟賣點,甚至幫助產品的微調與修改。


記得以前在以色列交換學生的時候,我去參訪一間以TRIZ為方法論的創新顧問公司 SIT (http://www.sitsite.com/),他們一點也不重視用戶研究,強調發明者的遠見跟創新。我印象仍然深刻,我們有一場小辯論。我記得他們引用 Henry Ford 福特汽車的發明人的這句話「如果我問客人想要什麼,他們會說是一匹更快的馬」

在討論當下,我們針對用戶研究的價值有場精彩的對話,我認為Ford 說的沒錯,但是好的設計師,團隊能從解讀用戶需求的過程中 (如深度訪談,用戶日記,觀察等方式),挖掘去人們未察覺,但卻又深刻需要的潛在需求,並且將其轉化,成為激發後來設計的重要指導原則。


如果要說明這種專案,一個有趣的相關案例是日星鑄字行,一個台北的鉛字工廠,10年前他成為台灣最後一間僅存的鑄字行。英文有26個字母,但是中文有上萬個。 

小活動,螢幕上有9個中文字,哪一個不是電腦字?



以楷書為例,墨字有八點,只有活版印刷保留每個點都不同的楷書筆法,其他電腦字體都只是簡單帶過。這些都是當年工匠一筆一筆在活字雕刻而成。

這套建立中國第一套鉛活字可以追溯到18世紀,當中國開始和西方學習如何現代化的年代。當時,這些鉛字是由有經驗的工匠,一筆一筆雕刻而來,保存了中國書法的元素和精華。



100年之後,賈伯斯,和他蘋果電腦,以及電腦排版印刷的發明,代表著傳統活版印刷之死,再也沒有人想要用這個印 (特別是現代印刷速度是10倍以上,成本又只有10分之一)

被這個鑄字行想要保存這套文化資產的夢給激勵,我們決定把過去學到的知識拿來幫助它:我們到這個簡單但意味深長的結論:從呼籲大家保留老東西,到創造人與人之間的緣份。


對於日星專案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參考這邊,有100頁的報告解析。

特別是鉛字的台語唸起來與「緣分」同音,許多人來這邊,都是買別人的名字送禮,這樣有意義的緣分,早就存在來這邊的早期用戶心中,價值卻沒被放大。



與其賣零散的鉛字來換取微薄收入,在我們舉辦的設計工作坊,設計師針對這個價值主張來發想,創造各式各樣有意義的產品。

當你去個亞洲寺廟參拜,通常人們會買一些象徵平安的物品,來給自己所關心的人,媽媽給小孩,情侶給對方。用鉛字,你可以把這份愛形象化,並且用鉛字來創造愛的象徵。



事實上,越來越多在台灣結婚的情侶,來到日星鑄字行買鉛字,來象徵他們的愛,並且用它來酬謝賓客,給他們一副有自己姓名的鉛字。


一些藝術家開始用這種材料來創作,這個毛澤東肖像,用鉛字所排列而成,內文是國父孫中山寫的三民主義,創造了一個諷刺的對比:毛的共產主義,與孫所倡導的三民主義。



研究最後,我們把日星鑄字行的價值主張改變,從保留老東西,建議他往創造人與人豐富的連結轉向。透過這樣的價值轉換,日星從一個只販售鉛字的老工廠,現在變成一個人與人尋求「結緣」的好地方。




如果有空,不妨抽空到台北車站後站的日星鑄字行去拜訪拜訪吧,張老闆還留下許多我們當時的研究成果在鑄字行內呢!

最後,是一些研究小小的經驗談:
1) 前半段著重觀察與聯想能力: 如何把用戶行為轉化為需求
2) 通常需搭配商業模式轉型、類比市場分析,或改變其原本產品訴求。
3) 成效視客戶團隊是否有此能力實踐顧問的建議而有所打折

常見專案失敗原因
1) 設計=聯想=Making sense of things, 假如過程故事不連貫,易讓客戶混淆
2) 過度強調自己對主張,而非從客戶既有的價值延伸,通常是內部訪談沒做深,抓不到核心
3) 無數據支撐的概念發想容易被挑戰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